習近平總書記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賀詞中指出:良渚、二里頭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傳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寶,國家版本館的文脈賡續(xù)……泱泱中華,歷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這是我們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你可知道史前手工業(yè)也有高科技?
幾千年前就有了“國家高科技產(chǎn)業(yè)基地”
快來看看當時的“中國智造”有多厲害~
5000多年前的雕刻技術有多牛?
玉琮王
良渚“王權三件套”之一
它身上琢刻了完整的“神人獸面圖像”
火柴盒大小的面積上有上千條刻線
1毫米寬度內有五六條
達到了中國史前琢玉水平巔峰
良渚玉器
是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的一大關鍵所在
華夏第一龍從何而來?
二里頭遺址的綠松石龍形器
由2000余片綠松石組成
“馬賽克”鑲嵌工藝
歷經(jīng)3600多年卻紋絲不動
高超的技藝實屬罕見
綠松石龍形器
為中華民族龍圖騰找到了最直接最正統(tǒng)的根源
國之重器竟是“一口鍋”?
來自殷墟遺址的后母戊鼎
重達1600多斤
需要兩三百人配合才能做出來
所需金屬原料超過一噸
器身與四足為整體鑄造
鼎耳則是在鼎身鑄成之后再裝范澆鑄而成
鑄造這么大一個鼎
在當時絕對是尖端高科技
達到世界巔峰
這些高科技產(chǎn)品
不僅閃耀著文明曙光中的智慧之光
還推動了中國古代經(jīng)濟的繁榮和發(fā)展
串聯(lián)起中華文明發(fā)展脈絡
這也為現(xiàn)代工業(yè)文明提供了寶貴的借鑒
讓中華文明在新時代煥發(fā)出更加璀璨奪目的光彩
《盛世修文》主題策劃,由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發(fā)展基金會中國正能量網(wǎng)絡傳播專項基金資助支持。
出品人:王仁海
總策劃:盧慎勇 劉林軍
策劃:夏繼鋒 劉克軍
統(tǒng) 籌:程文杰 王芳菲 萬丹 劉大彬
監(jiān)制:宋濤 李沛
執(zhí)行導演:趙丹楓 師榮源
本期編導:王璐 王婷 張?zhí)N璐
制作統(tǒng)籌:丁超 邢樹科 張冰晗
剪輯導演:趙濤 馬存哲 李亦漾 李娜
美術:曹宇 王潤馨 程子渲 李菲
拍攝:鈔松
審校:程琳 李婭 張靜 郭新艷 李銹瑛 張歌 袁野
學術顧問:王巍 馬蕭林 魏興濤 趙海濤
鳴謝:
中國社會科學院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河南博物院
二里頭遺址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
賈湖遺址博物館
殷墟博物館